电荒步步紧逼 中小企业艰难转型
“三荒”压顶,除了“钱荒”和“用工荒”给企业带来巨大压力外,“电荒”带来的用电紧张也直接传导到企业。而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等大型企业或者重点企业会受到地方照顾,限电主要还是中小企业遭殃。
在“电荒”和电价提高的不断倒逼之下,即便转型之路艰难,中小企业的转型也已经刻不容缓。
在江苏苏州、连云港、常州等地以及浙江的部分地区涉及化工、建材、冶金等行业的中小企业纷纷透露,当地用电部门近期已经下达了限电通知,根据情况不同,停电时间和节奏各异。据国家发改委透露,5月份以来,全国已经有11个省市采取了有序用电措施。
如此广泛的限电一方面反映了供给存在的严重结构性问题,另一方面反映了需求的旺盛。在需求方,发改委把高耗能行业用电的快速反弹作为电力紧张重要因素看待,“一些高耗能行业过度发展的势头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发改委日前特别强调,“坚持保障重点与抑制不合理需求、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相结合。”而对于中小企业自身来说,加速产业升级转型尽管十分困难,但是,在“电荒”和电价提高带来的成本压力倒逼之下,加速转型已刻不容缓。
中小企业受影响最大
当前,缺电重点省份是江苏和浙江,这是我们“三荒”调研中关注的重点,也是所谓有“硬缺口”的地方。这些区域电力装机确实存在缺口,导致尽管火电厂机组利用小时高企,却仍然难以满足用电需求。
随着夏季用电高峰期即将到来,电力缺口将进一步扩大。国家电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若电煤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并且来水偏枯、持续出现异常高温天气,国网公司经营区域电力缺口将达到4000万千瓦左右。华北、华东、华中电网电力缺口将分别达到800、2000、1200万千瓦。“华东地区缺口最大,到2012年,江苏电力最大缺口将达1340万千瓦,浙江用电缺口达930万千瓦,占当地最大用电负荷的17%。”
“目前,华东、华中部分省份已经开始对工业用户实行限产限电,迎峰度夏期间,限产限电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上述人士说。
尽管如此,与中小企业融资难愈演愈烈导致的“钱荒”一样,“电荒”重压主要压在中小企业身上。江苏连云港某机械制造企业老板老王表示,他的企业当前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机遇期,产品供不应求。然而,近期却接到当地电力部门发来的拉闸限电通知。如果限电,他们将无法按时完成相关订单,就会面临毁约和赔偿。江浙地区不少企业表示已经或即将受到限电影响。
然而,如同大企业融资容易一样,大企业在用电上一样受到优待。本报记者采访了江苏、浙江近十家上市公司发现,尽管多数也属于高耗能产业,但并未受到限电潮波及。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些上市公司多属于当地的大型企业或者重点企业,会受到地方重点照顾。
浙江一家外贸企业的负责人也对记者表示,迎峰度夏期间,限电对大企业影响不大,主要还是中小企业遭殃。
高耗能产业反弹
本报记者从浙江电力公司获得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全省用电量增速仍然处于高位。5月浙江省统调用电量2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2%;1—5月累计统调用电量10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4%。显示出高耗能产业加速回潮的势头。
由于“十一五”节能减排的硬性要求,去年底强抑的高耗能产能在今年反弹。部分地区经济增速偏快使能源需求快速增加。一季度,全国有28个省份公布的GDP增长达到两位数,也大都超过了预期增速。前4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2%,有21个省份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7个省份的用电量增速超过全国12.4%的平均水平,14个省份增速超过14%。
十分明显的是,一些高耗能行业过度发展的势头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前4个月,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增速高出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增速0.4个百分点。4月份,建材、化工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8.1%和13.9%,分别比全国工业平均增速高4.7个和0.5个百分点。当月粗钢产量5903万吨,增长7.1%;水泥、平板玻璃、烧碱、乙烯、甲醇等产量增幅都在20%以上。
而整个高耗能产业用电占全社会用电量六成左右。数据显示,1—4月份,化工、建材、钢铁冶炼、有色金属冶炼四大重点行业用电量合计48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31.0%;4月份四大行业合计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34.4%,较3月份提高了3.1个百分点,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35.6%,比3月份提高了3.1个百分点。
其中,4月份,化工、建材行业月度用电量规模创历史新高,黑色、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月度用电量规模也保持历史较高水平。
因此,对于众多中小企业来说,核心技术不突出,依赖低成本劳动力和廉价能源资源是主要特点,尽管一些浙江企业老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政府谈产业结构转型,但是转型并不是那么容易,需要大量的资金,也需要好的项目,更需要企业带头人有很大的魄力才行。这很难。”
然而,即便转型之路艰难,在“电荒”和这一轮电价提高的不断倒逼之下,中小企业加速转型已经是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