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协会动态 > 行业资讯
深圳碳交易今日开市 个人“炒碳”门槛3000元
发布日期:2013-08-13 关注:2361

深圳碳交易今日开市 个人“炒碳”门槛3000元

来源: 羊城晚报 

 



  不限深圳户籍,需交2000元会费及1000元年费;未来拟与香港共建深港碳交易市场,并开发衍生品交易


    作为全国首批七个碳交易试点省市之一,深圳碳交易市场18日启动,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正式开市交易。启动后,国人即可像炒股一样开户炒“碳”。


  如何炒碳?企业碳配额如何确定?如何管控企业如实申报碳配额?若“市民中心”(注:深圳市政府及主要职能局办公场所)超标排碳后未购买碳配额,深圳市政府是否也需要缴纳罚款?排交所大股东为央企及深圳国企,均为能源类企业,是否有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之嫌?带着多个问题,羊城晚报记者日前陆续采访了深圳市政府、碳交办、排交所等多个部门及单位。


  据了解,首次参与投资的个人,需交2000元会费,年费1000元,换言之,个人首次投资门槛为3000元。


  重点是“间接排放源”减排


  何谓碳交易?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无偿(或有偿)给企业一定的碳配额,如果超标则必须另外购买碳配额,不购买则实施罚款。


  据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吴德林介绍,与欧盟发达国家要求绝对消减碳排放总量不同,深圳碳交易体系既要实现碳排放强度总量控制,也要考虑经济发展空间,因此,该体系是给纳入名单的企业设定碳配额,超出配额则要向市场购买,否则将面临罚款。


  因为目前国家层面还没有相关法律法规,深圳市人大去年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碳排放管理若干规定》,授权深圳市政府开展碳交易工作,同时也明确规定了政府管控企业的减排义务。这项工作被全球立法者联盟组织列为2012年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9大亮点之一。据悉,深圳在市发改委内设立了碳排放权交易工作办公室,是全国七个碳交易试点省市中唯一成立专门机构专职负责碳交易的试点城市。


  深圳碳交办负责人称,深圳被纳入国家首批七个试点省市之一,其他为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省和湖北省。或许因为深圳产业结构的特殊性,相比全国其他城市,深圳没有重化工、钢铁、火力发电等二氧化碳的大型直接排放源,如何通过建立市场机制,让一大批“间接排放源”实现节能减排,将是深圳此次试点的意义所在。


  华为中兴富士康比亚迪被纳入


  吴德林说,试点阶段,深圳只纳入了两个能耗比较大的行业,一个是工业企业板块,有635家企业;一个是大型公共建筑,共200栋。交通等板块放入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据了解,深圳纳入的企业数量,在全国试点省市里是最多的,把建筑物板块纳入交易系统,也是深圳的一大亮点。


  吴德林透露,在确定纳入碳交易体系的工业企业名单时,主要参考两个方面:“一个是工业增加值,数据由市统计局提供;一个是企业的能耗,数据由市场监管局、供电局、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提供。多方数据汇总后,根据企业工业增加值、规模大小、能耗水平,最后确定了635家企业名单,华为、中兴、富士康、比亚迪等深圳知名企业皆被纳入。”


  据介绍,根据调研,首批635家工业企业2010年碳排放总量为3173万吨,占全市总量的38%,工业增加值合计占全市59%。635家工业企业2013年-2015年三年中获得的碳排放配额总量合计约1亿吨,到2015年这些企业平均“碳强度”将比2010年下降32%,2013年-2015年年均“碳强度”下降率达到6.68%,这不仅高于全市平均21%的减排目标,也高于制造业25%的“碳强度”下降要求。


  试点工作准备阶段,深圳还完成了350栋建筑的碳排放核查,最终按照单体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标准,选定了200栋公共建筑。这些纳入试点的公共建筑,包括商场、酒店、写字楼、市民中心、会展中心以及政府投资新建的办公大楼。超标排碳的业主需要购买碳配额,否则将受到处罚,碳配额富余的业主可出售剩余的碳配额。


  探索深港合作及衍生品交易


  羊城晚报记者询问:深圳排放权交易所(以下简称“排交所”)的“身份”是什么?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总裁陈海鸥回答说,该所为国企身份,股东包括央企及深圳市国企,以能源类企业为主,目前为国内注册资本最为雄厚的排交所。其作为深圳市指定的碳排放权及排污权的交易平台,顺利通过证监会关于交易场所的检查验收,于去年12月首批获得国家发改委关于自愿减排交易机构的备案资质,注册地为前海金融创新区。


  之所以将排交易所设在前海,深圳市的考虑是与港方联手建深港碳交易市场。据悉,深圳将就建设深港碳交易市场与香港方面深入接触,共同探索合作模式制定和配套措施。


  陈海鸥透露,欧美的碳交易市场以期货为主,而深圳目前还只限于现货,未来将与国际国内金融机构合作,加强碳排放权的衍生品开发,吸引更多资金参与深圳碳市场。


释疑


  开市当天或出现第一笔交易


  1、碳配额 靠企业自觉填报


  记者:如何分配企业未来能够排放的“碳配额”?


  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吴德林:现行的配额免费期是三年,但三年后企业碳排放超额就得向市场购买。


  深圳专门研发了一个碳配额分配的电子系统,并让企业参与其中。企业会在电子申报系统上申报六个数,即未来三年(2013年-2015年)的碳排放量预测值和预测增加值。这六个数填完后,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配额。企业认同这个配额后,签字画押带回去,企业的“碳配额”分配就结束了。


  2、若虚报 多部门联合制裁


  记者:申报过程中企业会否虚报配额?


  深圳市碳交办:市公证处全程参与配额分配。对于企业工业增加值数据,统计局每年都要统计,这是重点要监管的一个方面。我们还将启动第三方机构核查,对企业可能逃避购买,碳交办将考虑与供电、供气、燃油等部门联合制裁。对有可能出现的“换马甲”企业,将要求新注册企业提交今后几年预测碳排放情况。


  记者:如何管控未纳入名单的企业?


  深圳市发改委副主任蔡羽:目前正在进行的试点主要针对碳排放大户,当然会吸引其他企业参加,如果条件符合,将允许这些企业向碳交办递交申请。


  3、“炒碳” 国际谈判影响大


  记者:18日当天能否出现第一笔交易?


  排交所:交易平台目前正在积极撮合交易。


  市发改委副主任蔡羽:据了解,有不少企业已有意向“卖碳”,已有1-2笔成交意向,具体看当天交易情况。


  记者:条件成熟后,开户者如何炒碳?如何获利?


  排交所:炒碳主要还是看投资者对市场的判断,在试点期的三年,越早进入碳市场越早获益。碳市场的信心受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和国内政府对节能减排的决心所影响,最近中美发表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国际航协通过各国航空公司“碳中和”方案,诸如此类的进展,都是市场利好。


  4、避低迷 配额公平很关键


  记者:深圳碳交易与欧盟有何不同?


  碳交办:深圳碳排放整个交易体系建设是以“碳强度”下降为目标。所谓的“碳强度”,就是单位工业增加值的碳排放量(企业碳排放量除以单位增加值)。之所以采取不同于欧盟控制绝对总量的做法,转而控制“碳强度”下的灵活总量,是因为经过认真分析认为,深圳跟欧盟相比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深圳的碳排放还在增长,还没到峰值,服务业能耗量还在快速上升,随着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对能耗的消耗也比较大。所以说要通过相对的总量,以“碳强度”来控制碳排放。


  记者:碳交易,欧美已经先走一步,不过欧盟的碳交易市场仍然低迷,成交量低。深圳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排交所:欧盟碳市场目前的低迷,主要是由于初期免费配额过量发放,有遇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导致的经济低迷,致使配额供大于求。深圳市碳交易试点的配额分配,考虑了合理性和公平性,基于深圳企业未来碳排放增长空间较大以及制造业企业居多的现实,根据不同行业的发展特点和减排潜力,采用不同的配额分配方法,并且企业全程参与配额分配,提高了分配的公平性和满意度。


  个人投资需缴纳会费和年费


  记者:碳交易市场启动后,价格如何?个人能否参与投资?


  碳交办:碳价格6月18日应能公布,具体的交易细则,将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后对外公布。


  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总裁陈海鸥:现在排放权交易所采用会员制方式,除了纳入名单的企业自动成为可参与交易的会员之外,还提供投资者会员、项目业主会员的方式。投资者可以参与到碳交易市场,只要到交易所开户,就能在交易所取得账户进行交易。


  记者:何谓项目业主会员?


  排交所:项目业主,即碳抵消项目机制的提供者,它专门为节能减排开发项目,每年一定要贡献减排量,如开发一个水电项目,比原来的火电项目有减排,那么这个减排量就可以抵消碳消耗。举例说,深圳的电厂及风电项目,都是项目业主会员。


  记者:投资者会员有无入会门槛?是否不限深圳户籍?对外籍有无限制?


  排交所:投资者会员分两类:一类为个人投资,需要一次性缴纳会费2000元,每年交年费1000元,也就是说首次投资的门槛为3000元,在排交所开户的个人,不限深圳户籍,对于外籍人士能否入会,目前尚无相关规定;另一类为机构会员,一次性缴纳会费50000元,年费30000元。


  据称大股东不会操纵“碳市”


  记者:有评论认为,排交所大股东均为能源类国企,排交所是否有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之嫌?排交所如何盈利?大股东收益怎样体现?


  碳交办:不会。这些大股东的股权都比较分散,没有一家超过30%,而且他们只是提供交易平台,并不是在里面操作碳市。


  (注:对上述问题,排交所未予回应)


  记者:深圳“市民中心”(注:深圳市政府及主要职能局办公场所)如果超标排碳,而又不购买碳配额,罚款会不会由市政府交?


  碳交办:不会。“市民中心”等大型建筑都委托了合同能源管理单位,对碳排放实施监管。如果超标,那么将由合同能源管理单位进行购买,不存在市政府购买这一问题。如果超标后又不购买碳配额,深圳人大有立法,将对合同能源管理单位处以碳价格的3倍罚款。


  记者:在“市民中心”办公的都是权力部门和各级领导,合同单位敢管吗?


  碳交办:合同能源管理单位将依照国家法规管理“市民中心”,有严格的节能程序,并且企业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记者 李天军 宋毅

分享到:
上一条:环境污染定罪:门槛降低更要篱笆收紧 下一条:环保法月底二审 破解执法难题成期盼
相关新闻
关闭 CLOSE x